穀酒安在兮

– 对“园中的泉”所载《杏树枝》中《个人生活以主为中心》一文的评论 –

我们不否认此文标题的美善,这是我们当追求的目标;然而文非唯题。既然讲到了个人的生活,我们就不能忽视影响个人生活的各种要素,至少是主要因素。文首引用的网络人员自述,其实颇能反映问题,然而单纯只是作为一个静态的存在,后文并无评论,也无剖析,更无来源和解决。如若此为世人之所遇所言,我等何必在乎呢?如果这是会中之人的情形,为何不深入分析缘由,给出一个方案呢。毕竟一个人生活以主为中心,是万万不被游戏所困的,但当你面对一个不适应人群,只能在游戏里得着安慰的人,是空谈属灵生活,还是先把人从坑里拉出来呢?或者,拉出来做不到,就研究一下坑的生成机制,安点栏杆,免得其他人也掉下去?至少文中只有对下坑之人的落井下石,并没有在安息日也要将人拉上来的行动。

文首先谈一波后现代主义,这个什么主义已经从十多年前讲到了现在,但我不确定高谈阔论的人能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来。人本主义?现在真的是人本主义了么?现在是人情主义和人比人主义。张扬个性并不存在,更何况是人人都张扬个性了。既说是人人,那么为杏树枝供稿的人,也是为了张扬个性而写作吗?我想原作者是心存正道而不是为了显露自己的。这个时代的问题并不是个个都个性张扬了,而是个性欲张扬而不得,多处寻觅,最后不过东施效颦。基督徒处在这时代,如果学习敬虔,效法主,生活以主为中心,那么他在世界里面,世人中间,一定是鹤立鸡群,如光在暗处。然而实际上,基督徒为了藏木于林,享受树林的丰富,巴不得和世人一样,世人买房买车了基督徒也不能落下,世人享受吃喝娱乐了基督徒也照样小龙虾烤全羊遛个弯;这确实是不知道自己是谁,可惜并不是想要彰显自己。那些朋友圈里坐下吃喝起来玩耍,恰恰没有显明与众不同,反而是迎合了这个时代的风流。

与神交通的生活的前提,乃是安静。在读了但以理的美好见证之后,文中描绘的交通之境甚美。这个时代是一个难以忍受独处的时代,没有交际,似乎就是一个写作死人读作咸鱼的生物了。然而行文容易,行事艰难。那些拦阻人与神独处的东西,往往并不是王的禁令,而是人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心。一个能回家的人,一个能开窗户的人,一个可以决定自己何时做何事的人——这已经足够令我们羡慕了。

所谓个人生活的危机,我相信确实是存在的,并且危机不小。然而文中所有的言辞,无非是所谓落井下石,隔靴搔痒。不错,人是完全堕落的,但并不是人人生下来就把兄弟杀了,所谓的教育就是叫人虽然本性难以改善,至少穿个衣服遮一下。人要能够从本性改善,只有藉着重生和十字架的功夫,叫那犯罪的生命被治死,叫圣灵的权柄在人身上显明出来。然而,这功课,不单单做在为儿女的身上,也同样作在为父母甚至父母之父母的身上。论到这属灵的生命,并不是人成为了父母,就得了完全,也不是因此就得以凌驾于儿女之上,凡事都可以为榜样。

论到懒散,文中所想表达的是什么呢。是想指责人不亲手作正经事业,每日闲游到亭拿,然后贪食好酒吗。这样的人,恐怕在追求属灵的以先,在为人上已经出了问题。如果只是儿女放假,父母观其天天在家宴乐而不悦,那么父母能想让他们做什么呢?古人云,三岁观八,而八岁知老。人在幼小之时,百般呵护,以为聚宝盆;使之任意放荡,不守约束,不务正业,不授营生,家务你放着,做了嫌添乱,还会有儿女要来讨好吗。自理能力既说是下降,说明前面有高水平的时候,这个高水平的时期究竟是自发自理,还是父母供出来的呢。至于饮食玩物,俱要花费金钱,若不是父母为其存留余种,放烂根,何来金钱吃外卖开电器?父母恨恶其行径,却爱其犯罪之肉体。申命记21章里,已经为父母指明了一条当行的路,然而有多少人执行呢。因为父母素来没有使他忧闷,说:“你是做什么呢?”如果父母是可以沟通的父母,儿女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满足感能够胜过空调和电器,何必投奔豆荚生产商呢。可叹今日多少儿女为父母所离弃,从小没有教导为人立身之本,空谈属灵;如耶利米所言,“田野的母鹿生下小鹿,就撇弃,因为无草”!何况很多父母自己也是懒散,读经祷告不知所踪,却想要儿女勤勤恳恳,儿女以为戏言也不为怪。

论到无聊,这是这世代的危机,总结起来,就是人类脱离了神对亚当的保护,糊口容易,不必汗流满面,因此保暖思那啥,因而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所以觉得豆荚美妙,无外乎两种原因,一种是不知道比豆荚更好的,一种是不知道回家的路(其实还有根本没有家或者根本不是人,但这些情况不在讨论范围内)。诗歌云,没有谁收藏他寒衣,除非炎夏的风已兴起。人想出许多强迫、懊丧和劝勉来,如同指责远方的浪子,往往不见成效,并不能让浪子醒悟。可能是指责的对象并不是浪子,完全是外人;也可能是豆荚还有得吃,不到醒悟的时候。然而是浪子的还会醒悟而回家,那些本不是浪子的,也就是本不是子的,只能在饥荒中灭亡了。另外,那些曾经指责年轻人沉沦在手机电脑里的人,恐怕现在也沉沦在微信谣言圈和高利贷汪洋大海里了。这是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瞎子若是领瞎子,就一同掉在坑里。如果浪子都回家来,那些在家的,又有何地位可站呢?恐怕劳作一生,不得一羊,不过在门外怄气而已。

论到随便,还有什么比随便更好的呢?如果人立定了志向,要我行我素,就不是随便了。随便的人乃是失去了志气,人喜欢我往东,我就从了,人说往西不好,我就不去,这才叫随便,迎合人的喜好,顺从空中地上掌权者的首领。“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罗马书 6:14)我们得救不在罪的权下,也不在人的权下,我们顺服的乃是赐恩典的主,一切权柄之上的神。凡事随便和喜欢自己做主,根本不是一回事。好高骛远和不脚踏实地确实是大问题,然而,这指责的不正是那些不清楚自己和自己娃子底细的父母吗?主日学里的难处,乃至日后家庭的难处,岂不是以为自己娃子如同天使,以为他人就是恶魔吗?有镜子可以反照,虽然转身忘记,也有机会一窥;那些闭目拒绝光照的人,站立在橄榄山巅指指点点的人,为何不举目望天呢。

论到无规律,所论甚善,然而时光倒流,除非基遍争战重现,又得见亚哈斯的日晷。有规律的生活来自于集体或者个人的自律,而能够自律的人,不是一个内心软弱的人,不是一个没有定向的人。不过这一切混沌的情形,正是生命微弱的表现。只有里面正常了,外面一点扶助,就可以有起来的成效,否则烂泥扶不上墙,反而有坏处。然而规律一词,颇为中性,就怕人常有的套路,一代复兴,二代组织,三代守不住二代的律法,就算为堕落了。不然,其实在第二代的时候就已经堕落了。比如聚会迟到,是因为存敬虔早有预备而不迟到呢,还是因为众人的眼光犀利,迟到丢脸所以才急急匆匆赶紧出门呢?似乎看叶子都是美好,然而果子不知道在哪里。我们是第一代感慨第三代呢,还是第二代感慨第三代呢?但愿我们能做第一代,警戒第二代的人。然而,那满有怜悯的神,也能从第三代里,重新恢复起第一代的光景,这是恩典,要叫那在先的,终究在后。

至于个人生活的建议,都是好的,叫人在魂之意志上做制伏的努力,叫人昼夜思想神的律法而不随从世界,叫人学习安静在神的面前,叫人每日都能学习而服事。以主为中心的生活,当是如何的呢?我们各人都在追求的路上,也不敢断言如何,然而这个标题似乎十分高大,以致于我们今天恐怕是跟不上了。以主为中心的生活,难道就是持守祷告读经,认真聚会,多有服事吗?如果是这样,那恐怕有许多人起来说,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我们怕的,岂不就是仆人不知道主人的意思,听见主说你还缺少一件吗?当我们遇到抉择的时候,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还是去寻求四围环境然后苟且偷生,还是去寻求神的旨意不惜一切代价?但以理的例子很好,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即使是米该雅,或许也有敢作的;然而还有更可怕的例子,今日有谁愿意作何西阿呢?今日我等恐怕不闻神声久矣!

我们为何而生活?世有言云,人者,复读机也,明日者,今日之复读机也。神的儿子到地上来,为我们死,要叫我们得救脱离这个世代,不再作这个世界的复读机。我们要成为活人,而不是受罪和死辖制的死人。然而这并不是靠着我们自己的努力,好像我们能成就什么,叫神能够看中我们,叫我们因我们的努力得着报答。我们只能说,我们软弱是因着本相,我们能够努力是因着恩典。

紹介

クリスチャンです。

コメントを残す

このサイトはスパムを低減するために Akismet を使っています。コメントデータの処理方法の詳細はこちらをご覧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