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之研究 第十講 外邦人的罪(一)

第一章十八節到三十二節的研究。

保羅在第一章開頭就兼顧著問候作了一下自我介紹,然後接著第八節到第十五節里以感謝而開始講到訪問羅馬的計劃,到了第十六節到十七節,自然就轉換到了羅馬書的主題,揭示出了以偉大之語所包括的偉大的思想。問候感謝既畢,也提出了問題,這裡這一大書翰的序言就結束了。這樣,從第一章十八節開始終於進入了本論。也就是我們一開始的比喻里說的,進入了第一本館。

如此,我們在這大書翰的本論里,首先要遇到的是什麼話語呢。在充滿著拯救人類的福音的第一本館裡面,我們的眼睛首先看到的是什麼。是傳達神恩惠的話語嗎。不是,是傳達神憤怒的如火之言。

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

十八節即是如此。真是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然而福音是從對罪惡的指出開始的。有了對罪惡的指明,然后有對罪的悔改,這樣才能有被賜拯救的開端。這樣閃亮的福音的美屋,站立在蔭慘的對罪惡的指摘的根基上。正是如美麗的花從黑土之中生發出來。要傳揚基督的福音,首先要“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如果沒有施洗約翰的指責罪惡,就不能成功。如果不指責罪惡而去說什麼恩惠,就是沒有根基而建造房屋。這樣愚昧的工程師在世上可歎多矣。保羅熟知救人之道,因此不會搞錯這樣的順序。他為了預備述說救恩,在這裡使用了激烈的筆觸,開始了非常嚴厲的罪惡指責。

十八節最初的“原來”表明了十八節是十七節的理由。需要救恩的理由,正是因為神的忿怒臨到在人之上的緣故。

接著“神的忿怒”一句,想必有人以為是貶義詞。然而這一“忿怒”也讓人想起了人的忿怒。人的忿怒在很多的場合是表達感情的外溢的貶義詞。然而神的忿怒的狀態和人不用說也是有區別的,而這神的忿怒的表現是以事實臨到這世界,這一點我們都承認。這不是理論,而是事實的問題。

“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也就是所謂的罪人。知道何為善,也知道不應該不去行,卻還是忍住,去走不義之路的人。知道神之為神,在心中卻阻止這得過體驗的真理,抑制其生效的人。換句話說,知道真理是真理卻不隨從,知道不義是不義卻跟從的人,這就是罪人。罪人自己可能不承認這點,然而人若從罪中被就出來,以至於被神所生的人,回顧自己的過去,都是如此一樣的認知。

如此,人的所有的不虔(與神相悖)和不義(于人沒有道德的義),神的憤怒要從天上顯明出來。正如對孩子的不義,父親也不得不忿怒。“顯明”在原文是“αποκαλυπτεται”,英語里是“is revealed”,是一個現在動詞,因此,神的憤怒,現在已經顯明出來了。

如此,神的忿怒是以何顯明的呢。這個問題上有許多學者的意見。然而其中最合理的是,二十四節以下描述的各種荒濫的狀態本身就是神忿怒的發表,這樣的見解。這樣,十八節的總括的斷定,在十九節以下就解明了。

這裡十八節是單指著外邦人呢,還是指著人類全體呢,在學者之間也還有議論。如果只是指外邦人,這一節和第二章就完全沒關係了,只是作為第一章十九節以下的外邦人罪惡指責的序言。如果這裡是說到全人類,那麼保羅是首先看明了全人類,然而在這裡下了總結的斷定,這樣,以後將人類分為外邦人和猶太人,首先在第一章十九節以下指責外邦人的罪,而後在第二章指著猶太人的罪。也就是第一章十八節是第一章十九節到第三章二十節的序言。後面的看法是非常組織化的看法,近代的聖經學者如桑迪就採用這個。然而“行不義阻擋真理”這樣的心理是完全外邦人的樣子,因此應當採用前面的說法,這樣的人有本格爾、邁爾、宮德、畢托等大家,這一點不能不注意。如果這樣的看法是正確的,十八節就全然是關乎外邦人的話了。(可以參考宮德的羅馬書註解英譯第168頁里明晰的分解。)

第一章十九節到三十二節,為方便起見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十九節到二十三節。這裡將外邦人偶像崇拜的心理非常準確地舉示出來了。

19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里,因為 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20 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21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 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
22 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
23 将不能朽壞之 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佛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是什麼意思呢。原文裡面直譯是“關於神人應該可以知道的事情”或者“關於神被人知道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指的是不憑著特殊的天啟,自然就可以被人知道的事情。也就是唯一的神的存在以及這位神大體的性質(例如愛善而憎惡罪惡,又是那有無限大能的,等等),在外邦人中也是十分明顯的。神已經將這些向他們顯明了。神給了他們人的本性、理性和良心,並且給他們宇宙萬物為材料,叫他們開啟得認識神的知識的道路。因此,在他們中間的哲學家、宗教家、智者、識者們,有著比較優秀的頭腦和感受性的人,在關於神的知識上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是當然的。

確實如此,神那裡有無窮的大能(是存到永遠的能力)。祂不是像偶像假神那樣無力的東西。祂那裡有著支配宇宙使萬物運轉的永遠的能力。於是祂明顯是有著“神性”。祂並不是像那些多神教的神明那樣有著卑俗的性質的東西。真實的萬物的創造主,具有著完全的神性。而這神裡面,具備這個力和神性,是在宇宙萬物間顯明的。只要虛心平氣,脫離多神教的偏見,在面對宇宙萬物的時候,誰能夠不認識神是神呢。即使是沒有得著神特殊的默示的外邦人,一度他的本性被開啟,看見神的造化,他們應當知道宇宙唯一的神和其中的力量。

這樣,他們這些外邦人,“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 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心中被賜給的真理被他們自己壓抑阻塞,雖然不得不承認神,卻又否認。是什麼讓他們進入這樣的矛盾之中呢。這個動機有各種各種的。然而他們顯然是聽從了惡魔的詭計。這樣,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心裡昏暗,自己以為是智者,卻其實是愚者,把將要朽壞的人、禽獸、蟲魚的像做出來以為是神,就墮落在偶像崇拜的底下卑賤和丑怪之中。這實在是外邦人的實情了。看哪:

希臘、羅馬的多神教。他們的神明是如人一樣在情慾、放肆、復仇之中放浪的人。這豈不就是“将不能朽壞之 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佛必朽壞的人……的樣式”?再看,埃及和迦勒底的動物崇拜。牛、貓。蛇、鱷魚等等,他們拜這些,正是“将不能朽壞之 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佛必朽壞的……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以文化自誇的民,卻在心靈問題上愚昧如斯。而心靈的問題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源頭渾濁就沒有下游的清澈。他們心靈裡面愚昧,在所有事情上就都愚昧了。

保羅對偶像崇拜的心理正如上面所描述。近代所謂的宗教學者,想必會拒絕他的這個斷定吧。然而保羅確實深深穿透了人的內心,並且在人心的深處看到了靈魂的問題。這樣的時候,照著心靈的鏡子,我們就知道是在我們自己打消了神的知識並且將自己的慾望移動到其上之時,偶像崇拜就自然生發了。保羅觀看生於罪惡住在罪中的人的內心的傾向,從一位神的知覺,到墮落在偶像崇拜的裡面,就承認了這心中的經過。這是在是一個大膽而深刻的斷案。

一面知覺到神,一面又奔向偶像,這是悟性的混亂。悟性的混亂接下來就是情性的混亂。也就是他們既然拒絕了真神而信從偶像,情性的荒亂就是當然的結果。第二十四節到第二十七節記述了這些。這是第二段。首先第二十四節說,

“所以, 神任憑他們逞着心里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這裡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前一節里面講到偶像崇拜,現在接受這個而說“所以”。這樣,第二十四節就說明了偶像崇拜的結果,也就是落入情性的污穢。因此“神任憑他們……行污穢的事”,如此看來,神的忿怒就在此顯明了。

“任憑”的原文是“παρεδοκεν”。二十六節的“任憑”也是這一個字。英語聖經里面將這個翻譯為“gave up”。給了出去,這樣的意思。他們崇拜偶像,最後落入了道德的敗壞,神也不加阻止或者警戒的手,只是這樣放任而已。他們坐著肉慾的船,在污穢的海洋里走行,並且是隨波逐流,任他漂去。他們如此,除了引向滅亡,再沒有其他的路了。他們的罪惡甚多,終於生發了這個結果。這也就是神的忿怒的顯明了。

因此,偶像崇拜必然伴隨著道德的敗壞。保羅在羅馬書起草的當時所在的哥林多,偶像崇拜盛行,道德的敗壞也是聲名在外。一邊是哲學家的高超講論,座無虛席,但這些聽眾自己卻在亂倫的泥潭里彷徨而不知恥。實在,偶像崇拜伴隨著道德的敗壞,實在是一起一隨的實證。在日本,這樣的實例也絕不少。佛教高深的道理,很容易地變成了偶像的信仰,然后就必然地招致了風紀的敗頹。

進到第二十六節和二十七節,這裡舉出了人性逆用的醜陋的罪惡。或許有人懷疑聖經里的這些話,保羅為了說明偶像崇拜的結果是情性的混亂,不得不指出了當時盛行的這些種種的罪惡。希臘羅馬的社會里這樣腐敗的樣子顯然是已經明記了的。然而即使是我國,也不能說在這點上乾淨。實在來說,偶像崇拜是人類悟性的混亂了,並且會有惹動情性混亂的危險。

悟性混亂,情性混亂,意志也是不得不混亂。二十八節一下所記種種的不義,都是人對人所犯的罪,也就是意志的昏亂。

羅馬書第一章十八節到三十二節是列舉了外邦人的罪惡。其特征就是以心靈的鏡子映照出的一神被打消,最後到了崇拜多神的地步,開始崇拜偶像,因此就成為了所有罪惡不義的根源。保羅不是如學者一樣僅僅用論證來說明,而是像先知一樣,如神人一樣,強力吐露確信之語,使人無可否定。這實在是偉大的思想,偉大的論述。

然而不承認他的這一份權威的人,一定會提出對他的論述的抗議。然而,保羅斷然排除了這些抗議,一直堅持著這一份確信。假如他今日在我們日本,也一定將現代社會的無底腐敗和不義的原因定位為我們民族的偶像信仰。即使有人抗議,也想必會充耳不聞。

保羅在這裡說的,也就是聖經全體的教訓。偶像崇拜是所有不義和腐敗的原因,所有舊約的先知都是如此異口同音地提倡。到了新約,這件事依然在各處強調。不敬畏當敬畏的,而去拜那不當拜的,這是靈的病態。心靈既病,人的全體都陷入病中。這樣,許多的不義和污穢也就不得不生發出來。然後,偶像也指著當敬拜的神以外所有被崇拜的 東西。利欲,權勢,虛名,等等都是偶像的一種。依賴所有神以外的東西,都是偶像崇拜。這就是所有不義和污穢的泉源了。人類數千年的歷史明顯證明了這一點。而在人類的歷史之中,常常支持著社會、潔淨和保守的能力乃是聖潔的對獨一真神的信仰。正是基督的福音,是人類的安慰和激勵,是促使人進步的。這是過去兩千年的人類歷史里應當大筆記錄的一件大事。從科學家、哲學家、詩人、政治家等等各樣的人來看,認識神的人比不認識神的人,要更能夠給人感化,這是難以否認的事實。這樣,我們說,人類幾千年的經驗,都是在給保羅說的話背書。

如上所述,觀看保羅所列舉的種種罪惡,我們也就生發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個罪人的感覺。如今幸虧已經認識神為神,當時不認識神的時候犯下的種種罪惡,想起來也是十分的可怕。如今雖然已經歸回到神那裡,仍然不能全然聖潔而為人,還不能說罪惡已經離我們而去。啊,罪啊,罪啊,你是如此困擾我一生的殘酷的暴君嗎。我要一生作為這殘酷的暴君的奴隸而受拘束嗎。遇到罪惡的指摘,這苦悶就越發高漲。然而先知以賽亞說,

耶和華說: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你們的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 (以賽亞書第一章十八節)

這是多麼充滿安慰的預言啊。對於對人,這是再沒有更加喜樂的了。這樣,主耶穌的福音正是達成這預言的。祂在十字架背負萬民的罪,因此我們的罪無論多麼沉重,也如春日的淡雪而消去。這樣我們將罪惡從根底出去,只因信耶穌而已,“不因立功之法而稱義”。有罪的被算為無罪,不義的被稱為義。這樣豈不是當稱為至大的恩惠嗎。然而這樣還不是完全如雪如羊毛那樣潔白,還存留有希望(如果滿足了,盼望也不是盼望了)。直到基督降臨,我們的復活的榮耀之時,那時我們要穿白衣,手拿得勝印記的棕櫚葉,站立在羔羊寶座之前(啟示錄第七章九節)。這時候就是預言全然成就的時候,福音的目的完全達成之時。那時救恩完全,神的義和人的義相一致。罪在事實不再留有痕跡,只有義充滿的時候。確乎,唯有義充滿的時候。

保羅知道這些,因此就為了述說這些,首先舉出了罪惡,用強烈的筆法明示。他指責罪惡實在是極其嚴厲。然而在此之上也提示了赦免的道。這樣無論是誰,首先不能進入赦免的實感。首先要實感罪惡的增長,在心中承受不能承擔的苦痛,然後得著福音的赦免,方能體會到心中的安息。這是自然而健全的順序。因此,開頭的苦悶絕不是為了使人止步與恐懼。這是他新生歡喜的第一步。因此保羅毫不猶豫地在開頭指出了外邦萬民的罪惡而詰問。知道保羅這心,對於羅馬書的第一章后部、第二章以及第三章前半的閱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紹介

クリスチャンです。

コメントを残す

このサイトはスパムを低減するために Akismet を使っています。コメントデータの処理方法の詳細はこちらをご覧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