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之研究 第一讲 罗马书的大意

基督教的經典自然是新約聖經。當然加上舊約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神的道的啟示才完全,因此,基督徒的根據之經典乃是新約和舊約兩書。但嚴密地講,基督教的經典應該是新約聖經。不管怎麼說,基督教本身乃是從基督出現開始有成形的。而新約聖經,其分量絕不算大作,五號字組成四六判的話僅僅數百頁而已。和佛教的大藏經比長度就像小屋比大廈那樣,和回教的可蘭經比也只有一半左右。從量看,真的只是一個小著述而已。然而這個小著述里,有著多次改造世界的歷史、也必有在將來再次改變的力量的一卷,不得不說這實在是神跡中的神跡。這一卷書,其實就是我們這回研究的題目的羅馬書。

聖經實在是寶庫。其中應當採取而為我們心靈食糧的東西實在是沒有窮盡。因而我們不為沒有研究題目而苦,而是因為太多而苦惱。然而,要研究福音的中心即十字架,也就是贖罪問題,採用關于此問題提供了徹底的說明的羅馬書,實在是最好的方法了。

耶穌將自己公開生涯的最後,也就是自己的死想自己的門徒預言了。馬太福音第十六章二十一節所說,“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這是最後的加利利周遊中的事情。想要阻止的彼得,被斥為撒旦而提案被拒絕。主以不可動搖的決意自己選了死的路。這是為了什麼的死呢。為何祂不盡量長久住在地上,周濟眾民呢。這實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耶穌在加利利重複對門徒說這事,第十七章二十二節二十三節也就是同一件事情。祂在上耶路撒冷的途中又一次告訴了他們(第二十章十七節到十九節)。然後這裡初次講述了自己死的決心。“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第二十章二十八節)然後在和門徒過最後的逾越節的時候,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故此,祂的死的決意是將萬人的罪由自己一身擔當,代替他們祂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贖價,從而使得他們的罪得赦免。實在這是祂的永久的包括了全人類在內的大愛的發動。

耶穌照這話,在十字架上將這豐盛的生命獻上了。門徒們因失望和恐怖逃走了。但是耶穌不能被墳墓和死亡關鎖。父使祂復活而升天。於此,門徒之間就勃發起有能力的信仰來。他們想起了主生前的教導,與之對照,就看到了十字架與復活。然後,他們首先清楚相信了耶穌的神性。之後與之相配合地,相信了十字架的贖罪。再然後就相信了主的再臨。就這樣,基督教得以成立,開始了普世的宣教。

我們懷著耶穌贖罪的死的預示和自己罪得赦免的切望來仰望十字架,就生發出贖罪的信仰。十二使徒就是如此。然而他們是單純樸實的小民,並不能在理論上將這份信仰詳細說明。這裡神從仇敵中間興起使徒保羅。他經歷了痛切的赦罪的體驗,又是有著深奧贖罪理論的人。很有可能他是在這件事上想要有父的默示,多年在曠野里彷徨。終於他以血淚兼得了贖罪的體驗和理論。父將此指示他,他就將耶穌的十字架加上了理論的根據。羅馬書也就是開示贖罪的盧綸的根據的大作。

再臨是寶貴的希望。但是除開十字架,再臨的希望就多有害處而少有益處。人不信十字架,或者對十字架只停留在膚淺信仰的地步,即使相信再臨,也不能得完全。特別是,基督教的特色不在於再臨,而在於十字架。當然,基督教的再臨和其伴隨的世界的結局和改造和其內的性質與其他宗教相比,有著完全是立在高處難以比較這樣的事實。然而這件事上,也無法否定別的宗教里也有這樣類似的教義。比如原來的大本教也就是所謂的終末教,主張不久的將來的世界的敗壞和改造。因此我們提倡再臨,往往會得到相信這一宗教的人的同感和讚成,最終引起他們對基督教的膚淺觀念,這實在是非常遺憾的事情。再臨的希望要在贖罪的根基上構築,這樣才能健全。沒有後者,就如同在沙土上的房屋,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不,即使沒有風雨,也會傾倒。

基督教專有的交易乃是贖罪。本來罪的赦免在佛教里也有。淨土真宗那樣也算是生命的宗教(譯註:此句存疑)。然而他們沒有的而我們有的,實在是基督的十字架。無論什麼宗教,沒有因教祖之死而建立赦罪的信仰的。並非是“只有赦罪”的信仰,實在是“耶穌基督的贖罪而有的赦罪”的信仰。這是基督教的特有之物,福音作為福音的特質確乎存在于此。因此今日提倡這一信仰,有著使基督教和其他宗教決然不同的效果,且近代所被提倡的去掉了贖罪的基督教和我們所信的基督教實在有著非常明了的差異,且為有力的真道。在此意義上,不得不說研究羅馬書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人往往認為羅馬書是難解的書,在此意義上和新約聖經裡的啟示錄並列。常說,啟示錄的記事本身不可解,而羅馬書裡面寶貴的話語散雜其間,全體卻難以解明。此書果然難解麼。首先要注意的事情是其分量非常小。分章十六,分節四百三十三,字數希臘文原文約七千,英文約八千,日語以假名記,約一萬六千字。在《聖書之研究》雜誌上印刷,也就二十頁而已。通讀一遍,不過四十分鐘,總歸不超過一小時。雖然被稱為多次改變世界的書,這樣小的分量,實在是令人驚異。因此雖然難解,想到就是個小冊子,自然就有從事此研究的勇氣了。如果此書是一要塞,雖為堅壘,絕非難攻不落。有攻之道,則堅壘亦可落。主要是看我們存著怎樣的熱心。而這個要塞,雖然堅固也不大,這對想攻略的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利的。要知道,十六章,四百三十三節,一萬六千字,雖然難也就一萬六千字的文章而已吧。

一直以來貴重你的書都是不僅要讀,最好還要以抄來幫助理解。我們祖先有很多人熱心佛教就抄佛經。將法華經全部抄完的人多得數不清。梅蘭克頓曾兩邊抄寫羅馬書,在西方被當成罕見之事傳說。然而這在日本的佛教史看來,完全不稀奇很普通。像羅馬書這樣貴重而又不平易的書,更應該多抄寫。比起單純的通讀,可以更加十倍的理解。英國的詩人、文學批評的天才克雷利基將羅馬書稱為“世界最大的書”。確乎在人類歷史上,用人類的筆完成的著作沒有這麼大的。這書多次改造了地球表面。如果沒有這書的話,我們能看到現在的世界嗎。沒有這書引起世界的改造,今天我們還在心靈束縛的黑暗裡呻吟吧。沒有奧古斯丁的羅馬教,沒有路德的更正教,沒有克倫威爾的清教徒改革,沒有華盛頓的美國立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我們難以想象,但想必是只會更加不好。

今天世界改造的呼聲已經可以在地極聽到。改造向著人類生活的各方面呼籲。然而今日的改造說是還沒有一次實地試過的,因此其騷動如何厲害,效能沒有被證明這件事情都是無法否定的。然而羅馬書所提示的改造原理是被多次試驗,並有顯著效果的證據。今天流行的改造說不過停留在社會外部制度上,羅馬書的改造說乃是主要在改造自己心靈。而外和內的改造,何為源頭何為終末,不待識者而自明。因而羅馬書提供的改造原理比起今天流行的要更加深奧。是外是內,是形是心,是靈是肉,我們不得不將後者置於前者之上。而古往今來,人的道往往注重前者,而神的道注重後者。羅馬書的改造說是神的道,因此與今日流行的改造說也就是人的道正好相反。這樣說來就是其中一邊是真的改造說了。確乎如此。

現在摘出羅馬書中有名的章句,將要證明上面的改造的原理。第一個是第一章十六節和十七節。“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于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這裡在很多註解者口裡都是被視作羅馬書的主題的重要話語,是羅馬書全書薈萃的結果。公元一千五百一十年,馬丁路德奉其宗派之使命去往羅馬,正三十歲壯年。他和眾多朝聖者一樣去爬彼拉多的階梯,謠傳是耶穌爬過的,就變成聖物了。正以朝聖者的虔誠姿態登梯之時,心中浮現羅馬書第一章十七節十八節。“義人必因信得生”一句如電擊中其魂。他中途折返,內心與羅馬教絕緣,帶著幾多失望回鄉。然而新生命在失望中發芽。之後興起了更正教,自由漫溢全歐洲。他的宗教改革並不是單純的宗教的改革。也不是單單建立新教來對抗舊教。事實上他的宗教改革是當時世界之歐洲全土的大改革。特別作為基督教的復興,宗教改革所掀起的大改造在世界上從未有過。羅馬書,特別是第一章十七節,正是這大改造的原因。雖不可思議,確實事實。

第二要注意的是第三章二十一節到二十六節。這是羅馬書的中心。我們看第二十三節到二十五節。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祂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

確乎人的得救不在乎人的行為而在乎信仰。不是有功勞,而是單單信靠基督,就接受神的恩惠而稱義。這是耶穌的十字架的贖罪的意義。人單單信耶穌,就得赦罪而洗淨,唯一的得救之道乃是信仰。這是救人救國救世的大原理。如果說約伯記第十九章二十五節是約伯記的中心和舊約的中心,羅馬書第三章二十五節救世羅馬書的中心,並且事實上也是新約聖經的中心。

自古以來因此句得著靈魂平安的人,就有無數。英國的詩人威廉古泊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古泊在絕望之中,在房間裡左右彷徨,終於在窗邊彎下腰,那裡有聖經,想著得什麼幫助和安慰的力量就打開。他後來說,“我的眼睛看到的地方是羅馬書第三章第二十五節。公義的日光如此豐盛地照亮我。我完完全全知道了基督為了我能得赦免和稱義所作成的救贖。一瞬間我相信了,就得了福音的和平。”他又說,“如果不是全能者的膀臂扶持我,我就要被感謝和喜樂壓倒。我眼滿了眼淚,過於感慨而無法出聲。我充滿了愛和驚異,只能安靜地以敬畏仰望天。”這正是“說不出、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得前書第一章第八節),聖靈的工作就是如此。(出自特拉所著古泊傳)

特別說到像第三章第二十五節是聖經的中心。加爾文說,聖經對照羅馬書看就能完全理解。我們更進一步,如果對照這節,從創世記餓到啟示錄都能真正理解。真是偉大的言語。

第三是第十三章十一節到十四節。這裡是扎根再臨的希望而有的對新生活的強力勸勉。因著這話而進入新生的人也不能數完。羅馬教的最偉大任務奧古斯丁也是這一實例。他無論怎麼努力想要進入信仰的生活,卻被心中各樣的情慾嘲笑。然而時候到了聖靈將他的悲愿達成。一日他在園中遊走,聽見耳中有話說,“打開聖經讀”。天使之聲,聖靈之聲,總之不是世人的言語。他打開就看到羅馬書的第十三章的結尾。他用燃光之眼一氣讀完,這裡寫著“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因熱烈的信仰的呼籲和廣播的思想大大感化世界的奧古斯丁就是在這裡重生的。羅馬書第十三章的結尾通過奧古斯丁,感化了全世界。

其他,十八世紀帶給世界強有力靈命復興的約翰衛斯理,據說是讀了路德的羅馬書注釋的序文而得救的。也就是說,羅馬書通過路德是衛斯理重生了。像這樣,產生了許多改變世界的大人物的羅馬書,真是改造世界的書。首先改造人的根本,之後一次改造世界的書。這是至今為止的歷史所證明的。

我也是被這書所拯救的一人。在儒教國長大的我們以為基督教是成為聖人君子的道途,很容易以為信仰的目的是達成完全的道德。然而發現自己的現實和理性的差距,就被苦悶和懊惱所襲擊。像我因為罪惡而苦悶哭泣,想到日本再沒有解決辦法就遠渡美國,在那裡親切的老師對我說, “你不要自己作成義。這就像小兒在盆里種樹,每天拔起來調查怎麼長成的,最後還是長不好。你不要靠自己想著成聖,只要仰望十字架的耶穌,你就得著平安。”這樣之後我就徹悟,繼而精讀羅馬書,最後達到了平安之境。仰望吧,一望就得救,這就是羅馬書所提示的的平安的路。靠自己成義得平安,乃是與福音正好相反的路。福音只有一個,就是靠著信得著神的稱義,並且進入平安。我們所研究的羅馬書,就是這樣教導人的書。

最後描述一下羅馬書的骨架。第一章一節到十七節是前置,第十五章十四節一下到第十六章位置作為結尾打招呼,去掉的話,中間的第一章十八節到第十五章十三節就是羅馬書的本體。下面分成三塊。

一、人如何得救的問題(第一章到第八章)

二、人類如何得救的問題(第九章到第十一章)

三、依靠這救法的人的生活的問題──信徒的實踐道德(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第三節)

上面第一是最重要的,是羅馬書的主要部分,其中又分三項如下。

一、稱義(第一章十六節到第五章)

二、成聖(第六章第七章)

三、得榮(第八章)

這三個,也就是稱義、成聖、得榮,都不是因自己努力而得,只是因信仰望就得賜給。如果要細說,就是仰望十字架上的基督而得稱義,仰望復活的基督而得成聖,仰望將要再臨的基督而得榮耀。沒有一個是靠著自己的功行積德和努力而達成,全都是因信祂而來、由祂作成的功。只要信祂,倚靠祂,仰望祂,我們就得稱義、成聖,並要得榮耀。這就是羅馬書的主要教導目的,并加上人類的救法和基督徒的實踐道德。這樣,羅馬書既是簡單明了易於理解,又是深奧難明白。這樣偉大的書卷實在是有讓我們熱心研究的價值。不僅是這樣,不如說這是人類最大的問題。

 

(原作 內村鑒三)

紹介

クリスチャンです。

コメントを残す

このサイトはスパムを低減するために Akismet を使っています。コメントデータの処理方法の詳細はこちらをご覧ください